网站导航
 
 
 
  •   景点汇集 |  Gathering of Scenic Spots
背景

 • 武汉客运港区

武汉市江岸区境内内河客运港区



武汉客运港区位于武汉市江岸区武汉关下首20-23码头地段,1986年4月开工建设,1991年12月竣工,总投资5735万元,是全国内河规模最大的客运站。核心设施包含配备4个5000吨级泊位的客运码头、综合性客运站房及防洪工程体系,1992年试运行首日即实现24艘客班轮、9000余人次的旅客吞吐量。该港区1997年启用计算机管理系统,1998年获评交通部"五星级客运站"称号,2000年发送旅客46.3万人次


建设历程

武汉客运港区前身为汉口港区20-23码头,该码头群于1985年拆除改建。1986年4月正式启动新港区建设,历时5年8个月,于1991年12月完成全部建设工程,总投资额达5735万元人民币。配套建设的客运大楼于1987年启动施工,主楼建筑面积18395平方米,成为当时全国内河客运设施中规模最大的建筑体

设施构成

港区主体设施包含450米岸线客运码头,设有4个5000吨级泊位,配套钢质趸船通过机械升降装置连接岸基。防洪工程体系包含连续式防汛墙及专用防洪闸门,站前广场面积达9800平方米。固定引桥采用钢筋砼结构,单座长度26米,宽度6.6米。客运大楼内配置电子显示屏、计算机票务系统等现代化设施

运营管理

1992年1月试运营首日即接待24艘客班轮,单日旅客吞吐量突破9000人次,年设计通过能力为900万人次。1997年全面启用计算机票务管理系统,实现运营数据电子化处理。2000年实际完成旅客发送量46.3万人次,运营效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

历史沿革

该港区自1998年获得交通部"五星级客运站"认证后,持续保持内河客运标杆地位。2012年基础设施维护记录显示,其固定引桥等主体结构仍保持原设计标准。客运大楼作为武汉沿江标志性建筑,至今仍是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水路交通枢纽


上一页
下一页